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百科  心理成长

“社恐” 生存指南

发布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3-11-24  浏览次数: 10

内向与外向只是一个人当下对于社交活动的态度,无高低优劣之分。内外向也并非如同我们的基因组成一样永恒不变。认为自己是内向的人和认识多年的好友一起聊天吃饭的时候,也会侃侃而谈。认为自己外向的人一个人坐地铁乘公交时,往往也只是自己听音乐玩手机,不会随意和身边人攀谈。我们每个人都有在内向与外向之间来回切换的潜在能力。

“社恐”通常对社交场合感到恐惧和焦虑,害怕在这些场合中会被旁人所评判、指指点点。这样不可控的情绪促使患者避开社交场合,导致其在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领域造成显著的困扰。它的焦虑来源通常是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社交能力没有信心,觉得自己没办法处理好这样的情况。哪怕这样的消极后果并没有真正发生,仅仅是担心他的出现就可以引起焦虑,而焦虑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不舒服的生理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为了消除不适感,我们会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焦虑,最有效和简单的方法就是回避社交场景。

当整件事情被回避了,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去焦虑。然而,当我们下次必须处理相同问题时,我们对自己能应付这种情况的信心不足,对于社交的焦虑加倍,我们就会继续回避这种社交情景,下一次更加焦虑......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虽然回避循环长远来看很有弊端,但在我们感觉到焦虑或有威胁时逃避是身体应对机制的一种。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社交场合,就像恐高症患者害怕高度一样,回避往往是第一反应。我们可以利用循环的特点,扭转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从而克服焦虑:

(一)分级接触

正如闯关游戏不可能一上来就打boss一样,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从“社恐”变“社牛”。一步一步接触恐惧的社交情景可以提升自信心,积攒“经验值”,为下一次的“升级”打下基础。

(二)呼吸训练

焦虑往往伴随着呼吸急促,当我们尝试放缓呼吸,深呼吸,会让身体平静与放松,从而减少焦虑。

(三)挑战消极想法

回想一下,当我们感到害怕和紧张时,是不是心底总有个声音在说“我不行”?因为相信了这个声音,我们一次次地逃避,自信心也越来越低,然而我们自身往往有充足的实力去面对这些情景,要学会挑战内心深处的消极想法。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郑州轻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