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百科  心理书吧

孤狼:欧美人不戴口罩的一个心理学解释

发布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0-10-08  浏览次数: 38

共享合作还是独自解决

在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每个人都积极分担任务,最后每个人都不用花太多工夫,就能很好地完成小组作业——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总能遇上这么些人,在小组作业中很不愿意出力。

结果要么是其他组员承担了多余任务,不出力的人轻松拿到分;要么是大家都敷衍完成,结果小组作业一团稀烂。

他们可能倒不是懒,或是有意造成麻烦。他们的理由很多时候是:我就是不喜欢做小组作业,大不了就是分数差点呗。

这其实反映了一种倾向:你有多愿意投入自己的资源 / 牺牲自己的权利,以换取集体与个人的更大收益?

是开私家车还是搭乘公共交通,是自己修田坝还是参与集资修大坝,是不接受管制还是自我隔离/戴口罩······各种社会选择都与这种倾向有关。

因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电脑游戏,来尽可能地模拟出一个情境,以测量不同人的这种倾向——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们需要决定是一点都不投资集体,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渡过危机;还是相信其他人,积极投入,以保证群体收益的最大化。

检验是孤狼还是狮子的决策游戏

研究者将160名参与者分成40组,每组4人。

实验共进行10轮,每一轮中参与者会获得10个代币,他可以选择将任意金额的代币投入共享池中以实现集体目标,或是投入个人池以实现个人目标。剩下的代币他可以自行持有。

最后一轮比赛结束后进行结算,只有达成集体目标或个人目标,参与者才能够获得未投入的代币,作为奖励。

集体目标:每个小组的4名参与者在共享池中累积够160个代币。

个人目标:每个人不等,可能需要在个人池中累计40、50、60、70或80个代币。

很明显,最公平、最理想的方案是走集体目标路线,每个人给共享池投入40个代币,这样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剩余的60个代币了。

如果走个人目标路线的话,你需要投入至少 40 个代币,才能够获得奖励,相比于理想化的过程,这其实是存在资源损耗的。

个人目标路线的最高成本是每个参与者要使用100个代币中的80个,是集体目标路线所需的每人40个的两倍。

即便如此,仍然有15%的参与者是顽固的个人主义者。

他们选择投入80个代币来“单独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冒险地向一个共享池中贡献40分,即使他们能看到其他团体成员在共享池的投资数。

这些个人主义的行为使得每个小组平均每场浪费了45个代币,超过了他们集体“解决”问题所需的160分中的四分之一。

个人目标路线的最高成本是每个参与者要使用100个代币中的80个,是集体目标路线所需的每人40个的两倍。

即便如此,仍然有15%的参与者是顽固的个人主义者。

他们选择投入80个代币来“单独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冒险地向一个共享池中贡献40分,即使他们能看到其他团体成员在共享池的投资数。

这些个人主义的行为使得每个小组平均每场浪费了45个代币,超过了他们集体“解决”问题所需的160分中的四分之一。

研究者认为,同伴惩罚在某种程度上有文化上的差异——在一个集体主义社会中,如果存在对团队参与的默认期望,惩罚会减少搭便车的行为。

然而,在个体主义文化中,惩罚并不影响单独行为。

这或许能解释在欧美国家——个体主义占主流的社会中——为什么很多民众在疫情期间抱有侥幸心理,不戴口罩出行、甚至开派对......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郑州轻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