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百科  心理短片

边缘性人格

发布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18-12-06  浏览次数: 198

读初中在物理课上,老师讲声音的共鸣原理。他拿两只音叉,当一只发现声响时,另一只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在咨询中,我想,咨询师,其实就是那只能够跟来访者产生共鸣的音叉。


在倾听宇凯对早年经历的叙述中,我能够体验到他内心的诸多感受。愤懑的,失落的,不公平的,不甘心的,等等。而这些感受想要表达的,其实是想要被关注的强烈愿望。只不过,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能够得到关注么?他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对?是的,他用生气,板脸色的方式争取关注,并开始讨厌自己。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每一个都需要善待自己。这就是我对生命的信念。


所以,我让他回到早年跟表弟一家人吃饭感觉自己就是丑小鸭的情景中去,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这就是我的干预。


除了表达我对生命的信念,我还想表达的是,我在关注你,我看到你了!你也要看到自己!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郑州轻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