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百科  心理电影

《匆匆那年》果真只能是匆匆一过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 2014-12-10  浏览次数: 136

《匆匆那年》果真只能是匆匆一过

在17岁少年小卓的强烈要求下,陪他去看了《匆匆那年》,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对不起自己辛苦赚的money,第二反应就是好想发个说说劝劝那些正在前往或者想要前往这部电影路上的孩子们。当然,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发出说说,琢磨着是不是要将正能量坚持到底,为中国电影业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呢,况且张一白导演又是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和最有商业眼光的导演”,毫无底气又显弱弱的我只能给阿怪打了个电话,反复说着不要去啊,真没有什么好看的。

后来在QQ空间和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在晒这部电影,包括电影票,电影里的台词,电影所引发的感悟等等。全部看完之后,惊叹竟无一人对电影本身做出评价,心想中国梦好呀,大家果真都是传递正能量的人啊。如果说先前对赵薇的《致青春》还有意见,那么看完《匆匆那年》后,你或许会开始追忆《致青春》了,不论如何,它至少还算得上好看吧。郭敬明的《小时代》在我们这些灰姑娘眼里,太过奢华,太过完美,但至少人家小四算比较成功的还原了小说吧。我修炼不够,不懂电影,不懂营销,但最后还是想由心呐喊几声,《匆匆那年》对不起原著,对不起倪妮,对不起期待,更对不起观众。

在内心呐喊之后,小人物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强大,怀疑是不是真的只有自己这么弱智,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内涵。索性搜索了这部电影的综合评价,看到评分很低,我也就可以放心了,原来还是有很多人和我有共同的感受呀。虽然豆瓣上大批受雇的影评人对这么电影有些美化,终究挽救不了这较低的分数,不能遮掩观众真实的观感。豆瓣上某影评人在文章最后的那句话,也是我想说的吧。“小白的《匆匆那年》留下的?我能说脏话吗!”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我们不会过多的讨论电影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一部电影好不好看,能不能让我们有所触动,不可能因为几篇极力吹捧的文章,大批量的媒体赞美就违心的说句,这电影拍的真棒啊。要想知道真相,不妨走进观众,听听那些真实的声音:

“当一部片子只剩一群没演技的当红小生谈着不着调的爱情,这样毫无内涵的青春片还有什么意思吗?我的青春是淡淡的且充满正能量的,是偶尔迷茫但认准方向就绝不回头的,不是一大堆慢镜、虚焦和怀旧金曲拼凑成的无病呻吟的青春。那些没事儿就怀旧、看个烂片也泪流满面的成年观众,你的青春是有多幼稚无聊。”

“真想负分滚粗!毫无诚意的圈钱之作,看了这个才觉得别人小四韩寒也算诚意满满,想起致青春里的伊利广告都够觉得恶心了,这里面的伊利广告卧槽!幸好,电影票是朋友单位发的赠卷。不然真的是愤愤不平!”

“又作又臭又长,好久没有这么令人反胃的片子了。作逼小清新、傻逼接地气,各个痒点都想戳到却都不及,各种电影语言的强力介入也无法拯救也是相当雷人。已然疲态尽显的所谓青春缅怀片走到这步基本可以宣告类型的死亡。”

好了,不要看太多的负面评价了,我们还是应该极力倡导正能量的。说不准可以怪怪三而竭的预言,古人早有智慧。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或许人家只是运气不好呢,只是位置没有排对呢,呵呵,谁知道呢。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郑州轻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