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孤独,对一些人来说,是必需品,他们在其中尽情享乐、自在遨游。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孤独依旧是不好的,甚至是可耻的。
看新一期的《圆桌派》,讨论独处。嘉宾周轶君谈到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个男生向她表白时说:“我以后一定不让你一个人吃饭。”在男生眼里,这是情话,是体贴与温存。但是,周轶君当时想的却是:“我就喜欢一个人吃饭,你这样是侵犯我的自由。”
正如有人就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电影,可以是写完稿的某个短暂的闲暇时光,可以是心情不好时的树洞时光。不需把看电影这件事看得太过仪式,只要有两个小时的空余,随时可以钻进电影院。再说了,一个人看电影可以全情地投入到电影本身,不会被同伴偶尔的分享或感慨打乱思绪。
可是在大多数人眼里,孤独都是“不得不”的选择,孤独便代表着凄凉。
电影里体现温馨的画面,总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依偎着、笑着,闹着。一个人的画面,总是单薄而悲伤。一个人,总是一种需要被怜悯和打破的状态。
看《我家那闺女》的时候,吴昕的状态被很多人诟病,觉得太独、太宅。可是她明明就很享受一个人待着的时光呀,早晨起来做个运动,点个外卖,认真化个妆,再去吃早餐,没事养个生,连泡脚都要把妆化好,有时间就一个一个把喜欢的乐高拼起来。这样的生活,相比于聚在一起吃一顿貌合神离的饭,聊一个人人都抱着手机看屏幕的天,不知道舒适、自在了多少倍。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我并不鼓吹独处,也不觉得每个人都一定要爱上孤独。但是,也想让你给那些想要有自己独处时光的人,一点点欣赏与允许的眼光,他们真的不需要怜悯。
有些人,注定需要有更多的独处空间。比如,创作者。创作是一项太需要自我整合、等待灵感迸发的工作,这其中的斗争与乐趣,都需要一个人慢慢品味,旁人替代不了其中的苦,亦感受不到中间的甜。 比如,惯性讨好者。讨好者人生的话语权,常常属于别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去哪里,要吃什么,常常是由别人的意志来决定。
因此,讨好者在任何有人的环境里,都会因为要不停地感知身边人的情绪、喜好,而感到异常疲惫。只有一个人的时候,讨好者才会真正允许自己休息和放松下来,而且,在人群中为了讨好所损耗的能量,也需要在一个人的时候给予补给。还有兴趣广泛的人。一个人想要不孤独,常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人发生关系,另一种,是与物发生关系。
于谦就曾经说过,自己是一个很少孤独的人,因为爱好实在是太多了。写了一本书,叫《玩儿》,他弹狗、熬鹰、粘鸟、捉鱼、吸猫、驯马,几乎是看到什么就玩什么,还在北京京郊建了一个60亩的动物园,一有时间,就与喜欢的动物们待在一起。像于谦这样太多爱好的人,想要感到孤独,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所以,人各有异,有人爱呼朋引伴,需要在与人的链接中寻找快乐与安全感,也有人在创造的空间里,在与物链接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与幸福。
彼此尊重与欣赏就好,别轻易让你的圣母心,剥夺了别人孤独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