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百科  心理书吧

《沉默的真相》让人泪目:什么时候起,友情比爱情还要稀缺

发布部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0-10-16  浏览次数: 427

国庆假期两天刷完豆瓣9.1高分剧《沉默的真相》,真的太好哭了!
    主人公江阳本是一位有着大好前途的检察官,为了正义,苦苦追寻真相七年。 为此,他付出了爱情、青春、事业、甚至是生命…… 一口气看完这部剧,最触动的我的一幕是江阳出狱后平康三杰再相聚的场景。 彼时江阳被冤枉受贿判刑三年,走出平康县看守所的他,早已不再意气风发,窘迫又苍老。 以为没有人在等自己出狱,眼底掠过一丝失望。
然而看向另一边,发现两位好友如期而至,泛起了微笑。

“走!一起去喝酒!我准备了茅台,这可是好家伙!“平康三杰”久违地在火锅店重聚,继续寻找“真相”。

 尽管黑暗漫长无边,但让人欣慰的是,江阳至少不是孤立无援。 因为他们仨是同一种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为了真相,陈明章辞职,朱伟被降职,江阳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引爆媒体的关注,让真相浮出水面。
在生命尽头的前夜,平康三杰拥抱在一起,江阳哭着说:
   “这些年,谢谢大家了。”
   “下眼泪再一次不知不觉留下来,为他们共同的理想,为他们坚持的正义,为他们出生入死的交情。
着实羡慕“平康三杰”的友情,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友情,往往不知不觉中任性出逃了。辈子咱们仨再一起喝酒!

仔细想想,我和Ta已认识十一年,不直接联系也有四年了,加上中间断断续续联系的那两年,疏远的时间远长于亲密的时间。
    刚认识时,我们才读初中。 那时我正受抑郁困扰,她的开朗与有趣,像是太阳一样。认识不足半年,我们就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上了高中也在同一所学校,晚饭去食堂的路上常常遇到,我们就会抛弃身边同行的人,手牵手去食堂。 哪怕教室在楼上楼下,我们也会天天写信。 我那时觉得,她会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 但是我太糟糕了。我敏感,脆弱,多疑,不相信会有长久的感情,做了很多伤害她的事情,也决意不再与她联系。 与其渐行渐远,倒不如当机立断。 这样她就会一辈子记得我。因为恨,远比爱深刻。 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糟糕。就因为这(gou)样(xue)的理由,我伤害了我最好的朋友。 现在我偶尔还能得知她的消息。她有了新的朋友,玩得很开心。这样也好,不会再有人让她难过了。

只是我有一点想念她。 只有一点。

最遗憾的应该是和我高二高三两年同桌之间的友情吧。现在提起来她还能清晰地回想起她的样子、神态、她常做的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当时的我们有什么烦恼都会向对方倾诉,我还记得她形容我是她的“密码日记本”,因为我比较能守口如瓶和理解她的情绪。后来因为学业繁重的高三,我们就变得生疏了些。到了大学,更是没了对方的音讯。大一时,我突然收到了她的一封从邮箱发来的“信”。她说:“希望我们还能是彼此很好的朋友。”我也有回复和表达我对这段友情的感激、怀念和同样希望友谊长存的想法。那时我以为,从那封邮件之后,我们之间不再有遗憾和嫌隙。但事实上,身处异地不同大学、彼此拥有了新的人际圈。我们似乎很难真正地“重修旧好”,回到之前亲密无间的状态。在那之后我们也鲜有互动,最近的一次联系,应该是一两年之前。那时我鼓起勇气主动联系,但发现彼此的生活状态和关心的事情已经相去甚远。那次聊天,连一个“善终”的收场都没有。我想,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了。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一段友谊:
当时你以为你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但后来,因为一个没有机会解开的误会、一次谁都不愿先低头的矛盾,甚至是没有什么原因的不再联系,而造成你们渐行渐远。
甚至很久后再次面对对方时,连一句合适的开场白都找不到……
    这是因为,当我们步入社会后,友情的生成和维系,与校园时期有了一丝变化。
随着年纪渐长,我们更明白自己内心对于友谊的真正需求了,内心有所边界,不再是和谁都可以做朋友的小孩子了。
交朋友变成了一件需要更多勇气,信任和不懈尝试的事情。如果说年少时期的友谊是运气,那么,成熟后的抉择才更接近于本心。当你愿意走出自己构建的壁垒,愿意重新付出和相信的时候,就会发现你依然可以拥有珍贵的友情。

查表明,如果仅仅在支付宝/微博平台祝福生日,或者在朋友圈里默默点个赞,这种机械的刻意维持,对于友情的存活并没有太大帮助。相比较之下,一些支持的评论、真诚的关心、深度的沟通,会更有助于维护一段友情。有人说,想要和一个人成为朋友,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在这么忙碌的生活里,谁还有那么多闲散的时间进行深度沟通,维护友情?其实,深度的沟通并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和朋友分享自己在看的文章,关注的话题,闲暇时间的兴趣,都属于“深度的沟通”。



Copyright 2012 郑州轻工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郑州轻工业大学版权所有 设计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